輸入關鍵字,並按enter進行搜尋

快樂山上的醫生 戴仁壽【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1175

加拿大出生的英國外科醫師

蘇格蘭裔的戴仁壽1883年出生於加拿大東岸的紐芬蘭,父親是牧師,母親是小學老師。受到家鄉關懷貧困居民的小鎮醫生影響,以其為典範,高中畢業後,從加拿大到英國,靠著獎學金和工讀完成倫敦大學醫學院的學業。因為他在外科方面表現優秀,再加上俊挺的外表,已經可以預見他將來會是醫界的一顆明星,因此深受上流社會的歡迎。但是戴醫師的未婚妻馬嘉麗提醒他,記住當初遠渡大西洋,從加拿大到英國讀醫學院的動機,不是要擠進上流社會,而是要成為宣教師,到偏遠地區服務有需要的人。他們兩人會認識,也是因為戴醫師到兒童之家服務,認識在那裏擔任護理工作的馬嘉麗,進而相戀、訂婚。

啟程到台南新樓醫院

戴醫師本是衛理公會的信徒,但他不介意到長老教會系統的醫院工作。1911年,他通過英國宣道會的層層申請和審查,帶著新婚的太太,搭船到台灣的台南新樓醫院服務。當時他的年薪250英鎊,如果會台語是300英鎊。1914年接任院長,他們夫婦除了醫療工作之外,也忙碌於: 1) 照顧其他的宣教師,如宋雅各、梅監務,並和何希仁到澎湖宣教。 2) 培養當地的護理人員,用台語發音的白話羅馬字,配合英文及清楚簡明的插圖,馬嘉麗用自己的專業擔任校對,於1917年發行《內外科看護學》,成為當時台灣醫護重要的醫學參考書;有很多人,甚至是在醫院工作的木匠,都因為這本書的幫助而通過「限地醫」考試。

直到1918年,因為馬嘉麗身體不好,他們返回英國。

在台灣八年期間,給戴仁壽夫婦最大的衝擊是接觸到痲瘋病人,他們對痲瘋病人的處境心生憐憫並開始思考該如何幫助,他們一直反問自己:「我們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

再度來台繼續醫療宣教

戴醫師回到英國後,繼續進修,通過英國皇家外科院士考試,並在倫敦醫院取得教職。

1923年,馬嘉麗健康好轉後,他們再度申請來台灣服務,這次他們被派到台北的馬偕醫院。此時,加拿大已經從英國獨立,所以他們以加拿大人的身分再出發。他有計畫地將照顧痲瘋病人納入未來的宣教計畫中,因此先繞到印度,拜訪梅爾博士(Dr. Ernest Muir),汲取他在那裡治療痲瘋病的經驗,戴醫師看到梅爾博士用開放莊園的方式而不是隔離、封閉的醫院方式來照顧痲瘋病人,痲瘋病人不是躲在陰暗的角落,而是能夠自己從事農耕、樂活永續地自給自足,給了他很大的啟示。

戴醫師接任台北馬偕醫院的院長一職,他是當時台灣首位受過完整外科訓練的醫師。他會用流利的台語和病人對談,向病人及其家屬傳福音,手術前一定會邀請他們一起禱告。手術準備和照護病人都非常嚴格,不准關說,所以手下在背後偷偷叫他「戴土公仔」,就是跟石頭一樣硬梆梆。

建立痲瘋病治療和相關公共衛生系統

戴醫師同時求助「英國癩病救治會」,在台灣成立專門防治痲瘋的機構,成立台灣第一間「癩病專門診療所」,在禮拜六開痲瘋門診。病患因為病情進步緩慢,打針的過程很痛苦,失去信心,戴醫師鼓勵他們;他編寫繪製公衛小冊子,讓大家認識痲瘋病剛開始發作的徵兆,提醒他們如何注意日常作息,要和醫生合作,及早醫治及早痊癒,人生才有希望。戴醫師會用演、唱的方式來宣導醫藥與健康常識,並示範吃魚肝油。小冊子裡告訴病患的家人,病菌並不可怕,只要肥皂水就可以消毒。

在每個禮拜看診的將近一百位病人中,只有十到二十位病人有能力負擔一個禮拜的醫藥費70錢(當時一元是現在540元,70錢等同現在378元,那時一位小學教師一個月的薪資是20元),戴醫師用自己的薪水和從加拿大教會募來的錢,幫痲瘋病人付醫藥費。

隨著痲瘋病人就診人數增加,馬偕醫院的看診病人和附近住戶持續抗議,所以馬嘉麗建議戴醫師另外買下雙連教會舊教堂,專門看痲瘋門診。爲了預防感染,戴醫師改裝醫院的門,不用手把而是推的,並將家具和使用硬體分別漆上藍色和白色,以區隔醫護人員和病患使用、接觸過的物件。因為長期接觸痲瘋病人,戴醫師在禱告中求耶穌看顧,擔心如果他被感染,誰來照顧病人?所以每一或兩年,他和醫療同伴羅明遠醫師都會彼此仔細互相檢查,每次結果如是安全過關,兩位醫師都以感恩的心謝謝上帝,讓他們可以繼續照顧病人。

著手建造痲瘋病人安居的家園

那時社會對待痲瘋病患者的方式,就是隔離,讓他們一輩子孤獨到死。戴醫師覺得他們的人生不應該是這樣。所以他下定決心,要像梅爾醫師一樣,為這些痲瘋病人建造一個溫馨的家園。

1928年,戴醫師在新莊迴龍一帶的山坡地找到合適的地點,也獲得日本官方的許可與核准。然而,眼看就要開始動工,日本官方卻突然宣佈將這塊地徵收來興建公立痲瘋病院——「樂生療養院」。戴醫師雖然感到不平,但是他沒有氣餒,另外找合適的地點,此時郭水龍牧師對他的幫助很大。

1930年,戴醫師從淡水搭船到對岸的八里,淡水河畔的水景、白鳥掠過水面,安詳的場景,讓他感受到,這就是給痲瘋病人安居的最好所在。於是就在那裏買地、建造未來的痲瘋莊園。

開工以後,淡水地區的居民竟然覺得,住在河那一邊的痲瘋病人會影響他們的生意和生活,請總督府的人來施壓,戴醫師與淡水地區仕紳溝通的結果,達成以下協議:1)病人不能一下子收太多,而要逐年增加,比如第一年20名、第二年40名。2)痲瘋病患不可以搭公共交通系統。3)痲瘋病患離開園區都要向警察局報備。

在營建的過程中,宵小前來竊取建材,小偷被捉到以後,日本警察依法要進行鞭刑,但戴醫師不忍心,便為小偷求情。小偷感動於戴醫師的憐憫,不再來偷。施工中,戴醫師會固定時間對一百位工人講道、宣揚福音,每次都有一半的工人會前來聆聽,甚至附近的村長也來。

樂山園落成

1934年,這座專門收治痲瘋病患的莊園落成,沿著山坡,一排一排的紅磚瓦屋往上蓋,好像一層一層的樓房,第一排是禮拜堂跟辦公室,第二排也就是二樓,住的是女性;第三排是三樓,住的是男性。每棟要住四人,像家一樣,他們不再是被摒除的社會邊緣人。

戴醫師將之命名為「樂山園」(Happy Mount),是希望這裡能「成為痲瘋患者的家園」,是一個快樂和希望的所在,而非只是一般的治療醫院。他說:「我們要建的不是一間醫院,而是一個庄社,一間一間,讓患者住在那裡,就像在自己家裡⋯⋯可過如在一般社會的生活。」

戴醫師所設計的樂山有現代化衛生設備,園裡栽種大楓子樹以提煉治療痲瘋病重要元素的大楓子油,並規劃工作區,讓耕種、手工成為一種治療,強調「自治」、「自養」和「樂活」的樂山園,就像痲瘋病患的家園,而戴仁壽夫婦就是樂山園的大家長,希望家人都能夠「健康生活」。

為了避免園民自卑,戴仁壽夫婦也住在這裡,戴醫師繼續擔任馬偕的院長,他不在院裡的時間,就由夫人代為管理。後來他們夫婦不想回故鄉了,決定在樂山終老,所以戴醫師在1936年辭掉馬偕醫院院長,專心在樂山工作。園民除了日常耕種,還在戴醫師的鼓勵之下,組成樂團、詩班、現代戲劇表演。活潑的園內生活差點為他們惹來麻煩,主要經濟來源加拿大教會從報導中知道園民們竟然在禮拜堂內表演現代戲劇,覺得不合規矩,想要停掉對樂山園每年200美金的奉獻,以示警告。

被迫離開台灣

二次大戰爆發,台灣屬日本所管轄,而日本幾乎和所有的歐美國家對立,許多宣教師陸續離開台灣,雖然戴仁壽夫婦堅持留下,但在1940年,終於被日本政府以間諜嫌疑的罪名,強迫離開台灣。戴仁壽夫婦細心地將園內事務處理清楚,交代給台灣的工作人員葉錦花護士。離開的那一天,已經搭車前往港口的戴醫師又折返,是為了把正穿在身上的風衣留下來,給有需要的園民。

回到加拿大的戴醫師,並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在偏遠地區行醫。

永居在樂山園

1953年,馬嘉麗在加拿大去世。戴醫師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理想。但在那一年,他得知樂山園因為台灣政權轉移,致使樂山園產權不保,他趕回台灣處理,並協調選出管理樂山園的人。1954年4月17日,他要離開回加拿大了,手裡握著一把樂山的土,勉勵大家:「善事要繼續做下去。」

不幸的是,船行到北海道附近,他盲腸炎發作,船還來不及靠岸送他就醫,他就與世長辭。臨終前,戴醫師交代船長:「如果我過世了,請把我的遺體運回台灣,我要葬在台灣。」

他的遺體運到日本火化,骨灰被安葬在台灣。在八里樂山園內有一個紀念碑,碑文寫著「誌念故醫學博士戴仁壽暨夫人」。

隨著痲瘋病在台灣絕跡,當初的園民也已從人生舞台退場,現在的樂山園,依舊保有戴醫師起初建造的園區,以收容照顧中重度以上心智障礙的院生為主,並改名為樂山教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