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醫師王金河【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2399有關烏腳病
根據文獻記載,烏腳病最早出現於1921年,當時只有零星幾個病例,因此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到了1956年,台南縣安定「復榮村」全村共553人,卻有490人出現皮膚暗沉的現象;在1956-1960年之間,罹患這種疾病的人數大幅增加,隨著媒體的大篇幅報導,政府部門開始關切此怪病,同時醫學界也投入研究。
烏腳病患者以八掌溪出海口的南北兩岸四鄉鎮發生的案例最多,台南學甲區、北門區以及嘉義布袋鎮與義竹鄉這四個地區全都緊鄰著台灣海峽、土壤鹽分甚高、農作物難以生長,居民多半靠著捕魚或養殖業為生。部分沿海地區因沒有自來水,人們每天就從井裡打水來喝。但鄰近海邊,淺層的井水過鹹,並不適合飲用,當地居民遂挖掘深井,井水水質清澈、冰涼甘甜。而引發烏腳病的原因就是跟這生活習慣有關,因為這些地區的井水裡含砷量過高,長期飲用的結果,導致慢性砷中毒,起初四肢末梢血液不流通,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進而出現麻痺、發冷症狀,病情更嚴重時,患部會產生劇烈疼痛,趾部發黑、潰爛,甚至還會出現壞疽自然掉落的情況,當組織嚴重壞死時,僅能以手術切除方可保命。
當時,孫理蓮女士主動前來關心烏腳病患,並且成立了「憐憫之門」烏腳病免費診所,邀請遠在埔里的謝緯醫師一同前來加入對抗烏腳病的行列。孫理蓮女士的資金與資源、謝緯醫師的外科醫術,再加上王金河醫師的術後照顧與生活重建,成為早期烏腳病醫療救治的鐵三角。
曾經令人聞之喪膽的烏腳病,隨著自來水的普及後,逐漸消失於台灣,若是想要探知更多有關烏腳病的故事,不妨前往「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或「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來一段深度歷史之旅。
1950到60年是一個物質缺乏、知識貧脊的時代,台灣人民的生活處境普遍清苦。居住在台灣沿海一帶漁村村民,更是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生活較大城市裡的居民更不安穩,只求每日辛勤工作得溫飽,身體健壯就好,然而這樣簡單的期盼,對罹患烏腳病的患者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時許多患者因為罹病,嚴重影響了家庭經濟,收入的短少再加上醫療費用的支出,無疑是在窘迫的經濟中雪上加霜。因為對烏腳病的不了解,病患們還得飽受鄰里友人的訕笑,謠傳那是做了虧心事被上天懲罰,才會「黑手黑腳」,這樣的內心煎熬,使得烏腳病患逐漸失去人生的盼望,因而有些人自行了斷生命。
有關王金河
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王金河醫師不像一般人歧視或恐懼烏腳病患者,反而以一顆仁慈的心去對待他們,我們可以從幾件事情看出來。其一,為了不讓患者因為醫藥費用而延誤就醫,王醫師總是主動「優惠」那些家境貧困的病患,有時甚至還會自動銷帳,這舉動時常惹來醫師娘的不悅。可能跟王醫師自身也是漁村後代,深知漁民的生活艱苦有關;其二,當人們因為誤解而紛紛遠離烏腳病患者時,王醫師不但主動探視,還在聽聞患者過世後,前往喪家慰問,如果遇到籌湊不出喪葬費用的家庭,王醫師甚至幫忙訂製簡易的棺木、安排簡單卻莊嚴的告別式,只求能讓死者有尊嚴的離世;其三,為了讓長期居住在免費診所的患者不要有次等居民的感受,王醫師安排自家小孩定期打掃醫院環境,刻意要營造出居家生活的舒適感;其四,烏腳病患者因截肢而無法繼續工作,王醫師夫婦倆人成立「手工藝工廠」,為患者找到經濟出路,不用再過著被人施捨的生活。王醫師這般視病猶親的好醫生實在不多見,更不用說王醫師總是和善的與人互動,從不因專業而表現出醫者高高在上的傲慢,圖畫中,可以看見王醫師衣著樸實的看診。
王金河醫師在面對烏腳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時,從未因治療過程複雜且耗時、還時常拿不到醫藥費而放棄,更沒有在政府部門設置相關醫療院所後,就將所有患者全數轉移,反而持續關切那些無法獲得政府補助的患者,依舊提供醫療服務,他謹守崗位,肩負起北門鄉唯一一位合格西醫的責任,他一生行醫的過程,可說是結合了個人良知與社會責任的展現。
過去,我們總是得拿著外國的名人事蹟來激勵兒女,如今我們可以用台灣本土的經驗來向孩子們分享,王金河,一個看似平凡憨傻的醫師,卻在行醫生涯中,做了不平凡的大事。閱讀本書後,不妨安排一趟臺南之旅,親身走訪台南北門,看看這裡的人文與地理景致,遙想五六十年前偏僻與荒涼的情景,就更能體會出王醫師顧守在此地的信念有多麼堅定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