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並按enter進行搜尋

一起在畫裡 廖繼春的故事【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4147



成績優異的清貧農家子弟

廖繼春(1902年–1976年)生於台中州的葫蘆墩(台中豐原)。家境清貧,從小父親就不在身邊。1910年進入葫蘆墩公學校就讀,期間遭遇母親驟逝,因著長兄的幫助,使他能繼續上學。即使平常需協助家務,他仍保持優秀的成績。

小時可能受到母親替人刺繡的啟發,廖繼春也很喜歡塗鴉,常常利用假日背著侄兒上街賣油條,存錢買鉛筆,用家裡舊帳簿的空白處畫圖。

1916年廖繼春從公學校畢業,並以成績優異台籍子弟身分破例升入公學校高等科。1918年他選擇進入台北國語學校就讀,原因是學費全免,加上畢業後可擔任教師,生活和社會地位都有保障。1919年台北國語學校改名為台北師範學校。

從油漆到油畫

曾經聽聞油畫卻沒有學習管道的廖繼春,憑著有限的瞭解,以油漆當做顏料在硬紙板上練習作畫自學,直到某天在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看到日本學生以油畫寫生,始知油畫顏料長什麼樣子,而且是要畫在畫布上。於是他省吃儉用,存錢並託人從日本買回顏料和教材,開始摸索學習他所嚮往的油畫。

聰慧堅毅的富家名門千金

林瓊仙系出名門,是基督教長老教會信徒;她的父親林慈是豐原地方仕紳,平時對貧窮的廖繼春家族也施與關照;三哥林朝棨則是台灣大學有名的地質學教授。林瓊仙接受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且性格堅毅,曾因不相信自己優異的成績會輸給一名日本人,認為受到種族差別待遇,憤而當眾撕毀第二名獎狀。當廖繼春有意提親時,她也想委以終身,但條件是廖繼春必須去日本留學。她欣賞廖繼春的才華,並成為廖繼春往後追求藝術路上的重要支持和陪伴。

為愛踏上東京習畫之旅

1924年3月22日,廖繼春搭船赴日,林瓊仙為了不讓患有氣喘的未婚夫太勞累,特別幫他買了有錢人才坐得起的二等甲艙等船票。航行期間他訝異為何乘客這麼少,等到抵達日本神戶港,才發現大批人潮從船底三等艙出來。他能有舒適的航程是未婚妻的貼心安排,也因而順利地完成東京美術學校入學考試。

跟著人潮從三等艙出來的陳澄波是廖繼春在台北師範學校的學長,他們在此巧遇,一同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而成為同學,並且兩人都選擇朝西洋畫發展。

當時的東京美術學校瀰漫著法國「外光派」的繪畫風格,兼具傳統學院的寫實與清晰輪廓,加上印象派的戶外光影色彩,形成多年校內授課一種典型的畫風傳統,但是教授卻多能容許學生自由發揮。留歐回來的田邊至教授特別照顧這兩位異鄉學子,指導他們創作時十分自由,田邊至也從不勉強學生學他,因而廖繼春和陳澄波兩人的作品,除了沒有老師的影子,甚至各自畫風迥異。

1927年就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時與台灣留學生合影,前排左二為廖繼春,後排中立者為陳澄波。(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1925年7月19日廖繼春短暫回台灣,和林瓊仙結為連理後,再次赴日繼續學業,林瓊仙則將每月在公學校任教的薪水撥一部分,寄往日本供丈夫讀書,支持丈夫的心溢於言表。1927年廖繼春畢業返台,全家搬到台南後,林瓊仙開設「文藝社」,販售文具維持生活外,主要是解決廖繼春油畫畫材的需求,讓他可以專心作畫。

藝術成就的開展

廖繼春回台灣後,受私立台南長老教會中學(今私立長榮中學)理事長林茂生聘任,擔任美術教員。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成立,是一個屬於台灣本地的美術活動,是台灣美術史的一座里程碑。不論是得獎或入選進入台展或是帝展(全稱帝國美術展覽會),都等於是受社會肯定的畫家。廖繼春就在同年以作品《裸女》入選第一屆台展,《靜物》更得到特選。1928年以成名作《有香蕉樹的庭院》入選第九屆帝展,1931年以《有椰子樹的風景》入選第十二屆帝展。畫壇上優異的表現,讓他受邀於1932-1934年擔任台展審查員。

對美術運動推展的熱忱

廖繼春除了專注在繪畫創作,也積極推展台灣新美術運動。1927年與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和李梅樹等人共組「赤島社」,聚集台灣人同好者研究鄉土的藝術、辦展覽會,為的是能養成一般民眾的鑑賞力,求得文化的向上。1934年結合更多畫家組成「台陽美術協會」,促進藝術精進,全力為提高台灣文化建設而邁進,這些重要的美術團體開創了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思想啟蒙時代。

透過教學培養新生代畫家

1942年廖繼春轉任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教員(今國立台南一中),1946年任教於省立台中師範學校(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1947年受聘任教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他教學認真,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他將在日本所領受的繪畫養成傳授給學生,以自由開放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不受畫派限制,不考慮別人批評,因此廖繼春的學生們都各自呈現多樣性的畫風。1957年學生們受到老師的鼓勵,成立台灣第一個現代畫會「五月畫會」,之後許多畫會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帶動了整個台灣的現代藝術運動。

1954年廖繼春開設了雲和畫室,提供眾多年輕學子藝術養分,促成了五月畫會在此地成立的契機。

由印象派到抽象派 由南國到世界

廖繼春習畫之初,畫風是走初期印象派,是客觀靈感的表現,再經過了後期印象派、野獸派,而後到抽象派時,所畫的完全是對物品、景色或人物主觀的感覺。

1928年《有香蕉樹的庭院》題材是廖繼春台南住宅後巷景色,居民勞動生活情形,也對豐富的光影變化有細膩的詮釋。1932年台展參展作品《綠蔭》則是刻畫南國的地方色彩,突出表現台灣夏天的特異景色。1933年日本畫家梅原龍三郎來台擔任台展審查員,廖繼春有緣與之相偕在台南孔廟和赤崁樓寫生。梅原龍三郎奔放的筆觸、火焰般的色彩、變寫生為造境的特質,觸動了廖繼春而得到對未來創作的啟發。他這時期使用的紅、藍、綠、白、黃等鮮豔色彩或也來自台南傳統建築,他希望西方的繪畫能有東方的氣質,開始大膽用色。而後1950年代,他嘗試抽象繪畫,尋求現代繪畫由外界視覺轉為內心感情的直接表現。1962年,他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參訪很多美術館,並且遊覽歐洲,吸收西方美術思潮。回台後,將歐美抽象畫消化融會再創作出自己的風格,並且得到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他認為現代畫的問題,並不在抽象或具象,不論有形或無形,最重要的是要有內容與表現性,讓人感受到美。他希望他的畫能給人們帶來一種和平、安詳的感覺,就像禮拜天寧靜、祥和的氣氛一樣。從此時到晚年的作品,都是以色彩鮮豔卻充滿和諧調性的半抽象風格的畫風表現。

在藝術生命中展現愛

廖繼春的創作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從印象派、野獸派到抽象派,引領藝術風潮。在畫布上作畫的創作態度總是像孩童一樣的純真,不受外界的干擾,盡情地發揮對藝術的愛。同樣地,他也將這份愛展現在對台灣土地、朋友和家人的感情。

戰後,廖繼春曾短暫代理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長一職,當時社會一片混亂,日人留下的房子常被人貼字條侵佔,他趕緊帶著兒子在學校房舍上張貼學校公產字條,保住了眾多校產。而自己卻仍和家人擠在一間破房子裡,他的宗教情懷與清廉的性格展露無遺。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他的好友陳澄波和林茂生都受到波及而無辜受難去世,使得他有一段時間比平常更加的沈默,一度無法再拿筆畫圖,這是人生中最難過的一次磨難,他後來常回到和陳澄波一起寫生的地方作畫來懷念好友。

除了一些外出的寫生和遊訪歐美後的風景創作,廖繼春常以家人及家園景色做為題材,充分表達對於關照他生活的林瓊仙和孩子們的關愛。林瓊仙對於他的創作常給予諸多讚賞或評論,他都能以寬容又溫暖的笑容回報。他也對孩子們述說,自己都是和孩子們一起在畫裡面,來表明他透過畫作讓孩子們可以一直感受到父愛的存在。這份愛也同樣展現在他和林瓊仙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們生活上的支援和照顧。這樣的藝術之愛,成為一份美好的見證,讓後人足以懷念和感恩。

廖繼春與家人合照

跟著故事看畫展

廖繼春有非常多的油畫創作,讓我們一起跟著繪本故事來回顧幾幅他的重要作品!

《有香蕉樹的院子》1928

入選第九屆帝展的作品。廖繼春透過在日本學習的「外光派」美學概念,充分表現南台灣陽光的明亮和熱情,並運用沈穩的筆觸,刻畫勤奮居民日常生活的純樸鄉土民情。


《自畫像》1926

每一位學生要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以前,都被要求畫一張自畫像。廖繼春的指導教授田邊至受塞尚的影響很深,間接地也影響廖繼春使用利落的筆法來表現,點在唇上的紅色似乎正為他將遇到新的悸動下了一個伏筆。


《百合花》1948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作品。廖繼春是虔誠基督徒,在二二八事件中失去了摯友陳澄波,但在信仰裡得到安慰和繼續作畫的動力,畫出聖經雅歌書裡提到的百合花所代表的聖潔。


《鯉魚》1948

也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作品。陰暗的池水,相映著岸上柳樹的倒影,水中鮮橙色的錦鯉和水上欲開的蓮花,是否象徵自己即將度過心中幽暗的時刻?


《初秋》1946

獲第一屆省展展出。廖繼春到過淡水寫生很多次,此時的他仍維持在自然光線的表達,和他後來對淡水的多彩大筆觸畫作迥然不同。


《樹蔭》1957

1950年代抽象主義在台灣掀起風潮,廖繼春受到新生代畫家求新求變的影響,也開始嘗試抽象的表現方式。畫中交錯的樹枝和樹葉縫隙中透出的光線,廖繼春將他們簡化成線條和色塊來構成空間的變化。同年,他的學生們成立「五月畫會」,帶動了台灣現代藝術風潮。


《作品A》1962

在台灣受到抽象主義趨勢的影響下,這是廖繼春去歐美旅行之前,對抽象畫做出最大膽與徹底的嘗試,對作畫的對象直覺反應,完全跳脫形象,純粹傳達繪者個人內心對於事物的感受。


《西班牙特麗羅》1975

作畫上不再講求形貌完整的廖繼春,在此幅作品中以豐富的色彩充分表現了豔陽下寬闊的山景和密集的房子,他主觀的線條色彩分割山野層次,展現了有如音樂般的律動性。


《西班牙古城》1965

廖繼春在遊歷美歐之後,畫風有了突破性的改變,他不再拘泥於具象與抽象的問題,藉由些微可辨認的形象,以色彩、色塊和自由的鉛筆線條來豐富畫面的美感。


《威尼斯》1973

七〇年代以後,廖繼春的創作趨向安靜和諧與色彩洗鍊的風景畫,不再探討風格,畫風反而更自由,色彩更加大膽有力,圖中的粉紅色是他晚期時常使用的色調。


《林中夜息》1969

雖是描寫夜景,但廖繼春仍用豐富的色彩和完全直覺的線條舖陳出緊密和諧的美感,亂中卻有序,如同有節奏的音符跳躍著。


《姊弟》1950

廖繼春時常以家裡的人物和景緻做為題材。畫中的小女兒廖敏惠從畫中感受到父親對她和小弟的關心,雖然父親不常說出口,但對他們的愛和對家的保護都表達在他的畫裡,長存在孩子心中。

  • 特別感謝,此繪本所使用到的畫作圖片,皆由廖繼春教授家屬授權使用,並感謝他們參與本書的創作過程。

參考資料

  1. 李欽賢(1997)。《色彩‧和諧‧廖繼春》。台北:雄獅圖書。
  2. 潘示番(2012)。《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台北:藝術家。
  3. 莊家穎(整編)(2012)。《食困籽 拜樹頭——廖述宗的人生回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4. 廖敏惠(1996, 03)。〈懷念我的父親—廖繼春教授〉。百合—春之頌,創刊號,頁9-10。
  5. 廖繼春(繪) ; 鄭育珊(執編)(2017)。《世紀藏春 : 廖繼春全集》。台北:日升月鴻畫廊。
  6. 國泰美術館(編者)(1981)。《廖繼春畫集》。台北:國泰文化。
  7.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廖繼春—西班牙特麗羅》。台北:作者。
  8. 王健之(製作人),林屏、曾萬(導演)(2019)。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廖繼春【影片】。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9. 齊怡(製作人),齊怡、劉佩怡(導演)(2018)。臺灣西洋繪畫的先驅:廖繼春【影片】。台北:中華文化總會。
  10. 王素峰(1995, 02)。〈廖繼春〉。中國巨匠美術週刊,123,頁1-11。
  11. 陳譽仁(2018):〈廖繼春的空白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