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並按enter進行搜尋

亨德的那杯水【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1899

跨越地域、無私付出的愛心——亨德

亨德(James A. Hunter)1889年1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從小就立志要到亞洲傳福音。他是康乃爾大學農學碩士,也曾就讀芝加哥大學神學院。他起初是到中國,戰後才來到台灣,在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擔任畜牧生產組組長。

他剛到台灣沒多久,就遇上北部爆發牛瘟。牛隻是當時農村的主要動力,如果疫情控制不當,將癱瘓台灣農業。亨德親上火線,施行全面防疫措施,讓疫情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下來。

亨德教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提供)

東海大學的勞作教育

亨德是東海大學的創校董事。1958年亨德從農復會退休後,來到東海大學擔任社會系敎授兼勞作指導長。他的夫人也任職東海大學外文系,並曾擔任前總統李登輝的英文家教。

東海大學從1955年創校以來,一直都有「勞作教育」的傳統,要求老師和學生每天清晨一起動手整理校園。他更進一步創立「工作營」,將校園內的勞作教育,延伸至校外的社區服務。

他曾經對學生說:「一所大學假如對其所在地的四周圍社區和環境毫無影響的話,這所大學便將失去它存在的價值。要記住,大學的門不是開向象牙之塔,而是直接開向社會的。」

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和學生一起打掃校園 (東海大學勞作教育處提供)

看見飽受缺水之苦的大肚山居民

亨德帶著學生到附近社區進行田野調查,發現新庄、南寮、蔗廍、瑞井等四個村落,因土地貧瘠,為了提供土地養分,居民只好到台中市區挑糞,挑回的糞肥就堆放在村裡,再加上牲畜隨地放養,導致蚊蚋、蒼蠅孳生,環境極其髒亂。

新庄村的永順宮,每年4月2日的李府千歲誕辰,這天又叫「蚊仔生」,居民會祭拜蚊子,並演「蚊仔戲」,他們相信這些蚊子只要能夠吃飽飽,看完戲就會高興離去。

亨德帶頭成立「大肚山頂村落生活改善委員會」,帶領學生到這幾個村落整理環境、蓋排水溝、做公共衛生宣導。他們也發現社區有嚴重的缺水問題,只能靠雨水和居民拉的牛車到筏子溪取水,來回得耗時半天以上,回程載著水,又是落差很大的上坡,一趟取水之路相當不容易。

某一天,亨德到大肚山探查時,口渴想喝水,但水井邊排著長長的人龍。村長就請排在隊伍前頭的阿婆讓他優先取水,好回家燒水給亨德喝,結果阿婆破口大罵,她說自己從早上排到現在已經五、六個鐘頭,家裡還有人等著喝水。

亨德喝了水,發現這裡的水因為要消毒而加了大量明礬,十分苦澀難喝。亨德決定設法讓當地居民有自來水喝,不必再辛苦載水或排隊。

簡易自來水解決大肚山用水問題

在亨德的號召下,經過勘查和規畫,擬定出一套「簡易自來水」供水計畫。亨德決定捐出自己的積蓄共60萬元2,村民每人出100元,有養牛或有腳踏車的人,另外多繳一些錢。

1963年4月,「龍井一號井」完成。這套系統從山下的龍泉村抽取地下水,再用三個大馬達接力、加壓,把水送到三百公尺高的大肚山頂儲水槽,再以輸水管送至各村供水站。讓這裡成為當時大台中地區除了台中市和豐原以外,少數有自來水可喝的地方。

他的事蹟永為後人感念

亨德在完成供水系統後,隨即與妻子回到美國的老人院度過晚年,1966年5月19日因心臟病去世。為了感念亨德對這塊土地的愛,1999年大肚山的四個村落在南寮村籌建了「亨德紀念公園」,要讓後代子孫「飲水思源」,永遠記得亨德為他們所做這件美好的事。當時也邀請了亨德後代來到台灣參加啟用儀式,至此亨德的子孫才知道亨德將退休金全部奉獻給了大肚山居民,沒有為自己留下積蓄。

筆者和編輯小組實地採訪過程中,當地居民都還記得亨德,並分享他們所知道的亨德事蹟。農復會的同仁和畜牧業人士也主動發起設置「亨德先生獎學金」,用來培育台灣農牧業人才。東海大學至今仍有「亨德村」宿舍,舉辦各種勞作活動,希望讓學生記得亨德「彎腰做事,分享愛與關懷」的美好理念。

1.這裡是根據亨德紀念公園紀念碑上記載的出生年份,有些文獻資料記載為1890年或1891年。

2.以現今幣值來計算,超過上千萬元台幣。

*參考資料:

1.總統接見亨德教授家屬

2.亨德教授與大肚山

3.大肚山亨德紀念公園林松範老師與東海亨德教授的故事

4.James A. Hunter (1890-1966)

5.啼明鳥第七章(亨德外型描述)

6.他鄉即故鄉:三位美籍傳道人在東海大學校園的傳奇故事

7.大肚山傳奇

8.大肚山台地社區繪本創作

9.自來水的故事之一翰達教授

10.老東海,小故事(二)

11.東海大學與四庄(新庄.南寮.蔗蔀.瑞井)

12.東海大學勞作制度誕生的故事(下) (有勞作老照片)

13.台中龍井半日遊(龍目井、竹坑-南寮古道、寶賢烤鴨血

*感謝盧俊泰醫師、廖義滴先生協助收集資料及現場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