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並按enter進行搜尋

金飯碗換破碗的施乾【親子旅遊】

點閱次數:1105

引言

台北市萬華區忠孝西路以南至三水街、龍山寺,中華路以西至淡水河畔的範圍,舊名為「艋舺」。「艋舺」來自平埔族語「Bangka」,亦稱做「莽葛」、「文甲」,其意為「獨木舟」,早年平埔族原住民駕著獨木舟,載運農產、獵物來到此地與漢人交易。到了日治時期,「艋舺」的台語發音與日語「萬華」相同,而改名為「萬華」。

三、四百多年前,漢人來到艋舺開墾,逐漸形成聚落。又艋舺位置瀕臨淡水河,擁有便利的水路交通,成為台北盆地的貨物集散地,艋舺發展成為貿易興盛河港都市,與當時的「府城」(臺南)、「鹿港」同為台灣最繁榮的港口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龍山寺是艋舺的信仰、行政中心,人潮聚集。龍山寺以南地區在當時為郊區,只有少許聚落,以及大片田園、草埔。

艋舺臺北市最古老的市街,留下許多古蹟建築,見證過往繁榮的歷史。建議可以搭乘臺北捷運,在捷運龍山寺站下車,先從在地著名的古剎艋舺龍山寺,認識艋舺的發展歷史、傳統信仰與生活文化,再前往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最後再前往糖廍文化園區。

1.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是臺北著名的古寺,香火鼎盛,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與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龍山寺興建於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指晉江、惠安、南安三縣)人士從福建迎來觀世音菩薩供奉,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龍山寺建築結合許多傳統廟宇名匠工藝,包括山門牌樓、三川殿銅鑄龍柱、中殿藻井木雕、大殿石工、壁畫、後殿石柱等,出自於著名匠師之手,極具藝術價值,更是重要的文化財,已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龍山寺不只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重要的市集,人潮群聚的地方,早年許多乞丐白天會來到龍山寺,向往來的遊客或是當地商家乞討。施乾在臺灣總督府上班期間,奉上級指示調查艋舺一帶乞丐的生活,來到龍山寺,看到乞丐孤苦無依,只能行乞度日,因而決定盡自己的心力,照顧這些被社會所拋棄的人們。

2.臺北市私立愛愛院

臺北市私立愛愛院位在大理街的巷弄內,在施乾的時代,這一帶稱為「綠町」,是片甘蔗園,還有一座糖廠,乞丐們從龍山寺乞討完回到這裡,在這裡生活。乞丐們住的地方,僅能勉強遮風避雨,環境更是髒亂不堪。後來施乾用了自己的積蓄,並向親友借款,買下這一帶的土地,於1923年(日大正12年)創辦了愛愛寮,和他的太太謝惜一同照顧乞丐,與乞丐一同生活。

愛愛寮現已改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收容對象也轉為無依的老人。

3.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文化園區位在臺北市私立愛愛院附近,這是一處日治時期興建的糖廠,名為「臺北製糖所」。由於甘蔗主要種植於臺灣中南部,故糖廠多數設在中南部地區,北部反而較少。臺北製糖所興建於1911年(日明治44年),是台北地區唯一的新式製糖廠。早年糖廠除製糖設備外,還有存放原料與成品的倉庫,以及運輸甘蔗用的軌道,其中有一條鐵道是連接糖廠與萬華車站。1944年(日昭和19年)因太平洋戰爭,製糖人力、物力吃緊而結束製糖。戰後為台灣糖業公司接收,作為倉庫用途。後來廠房與鐵軌拆除、土地逐步標售,僅存三間倉庫與一處月台,倉庫現列為台北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成立糖廍文化園區。

※旅遊地圖

參考資料: